close

組織在成長的過程中,由於內部的衝突與外在環境的衝擊等的影響,會產生一些特別的現象,這些現象所引起的副作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形成了各種我們稱為「病象」的徵候,而妨礙組織運作與成長或發展不良。如果不加以適當的診斷和治療,很容易就讓組織走向衰敗滅亡的結局。

歸納而言,組織病象大約有下列幾項:

  • 由於「規模龐大」所產生的病象
  • 由於「法規森嚴」所產生的病象
  • 由於「權力集中」所產生的病象
  • 「白京生定律」(Parkinson's Law)所闡述的組織病象
  • 「寡頭鐵律」(The Iron Law of Oligarchy)所闡述的組織病象

以下就病因分析、病名研究、參考資料等來加以說明:

 

病因分析

規模龐雜

  1. 人員間溝通不易而缺乏了解。
  2. 機關組織首長控制幅度過大,使其難以發揮有效的指揮、監督。
  3. 失去個人自我價值感。
  4. 造成「決策上推,首長獨裁」之現象。
  5. 個人難以發揮其創造力、工作潛力。

法規森嚴

法國社會學者柯洛齊亞(Michel J. Crozier)稱作「法規的惡性循環」。弊病出現在以下方面:

  1. 工作者一切依法辦公、循例行事,組織變成暮氣沉沉、毫無生機。
  2. 法規修正曠日持久,無法配合社會變遷和時代需求。
  3. 法規缺乏彈性讓組織無法隨機應變。
  4. 造成妨礙工作效率的現象:「形式主義(formalism)」、「目標移置(displacement of goals)」。
  5. 造成官僚作風、科員政治,此現象更延伸成為貪污風氣。

權力集中

  1. 決策品質受影響。
  2. 造成「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風氣。
  3. 部屬無法獲得實務經驗。
  4. 一旦首長離職,組織必定面臨生存威脅。
  5. 缺乏民主精神。
  6. 機關人員缺乏責任心。

病名研究

白京生定律/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

  1. 行政首長均喜好增加部屬,此即一般機關組織之中常見的「建立王國」現象。
  2. 機關成立年代愈久,其成員素質便會愈低,因為首長好用不如己者。
  3. 機關開會時間的長短對議題的重要性成反比。
  4. 機關採用「委員制」的形態組織必然增加,而且委員數目也必定愈來愈多,即無效能可言。
  5. 機關內部的行政效率日趨低落,但是建築外觀、辦公設備卻是日趨壯麗豪華。
  6. 機關會把可使用的經費盡量用完。

寡頭鐵律(Iron Law of Oligarchy)

德國政治社會學者密歇耳(Robert Michels)認為只有「寡頭政治」才是最普遍的組織運作模式。因為人的能力、才識均有限,故一個人統治是不可能的;而民主政治人多口雜、議論分歧,常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行而無果,和實質要求差距太大,而被領導者權力因而縮小,在這種現象的組織機關容易發生以下病象:

  1. 增加溝通的困難,意見容易由於多次的傳達而遭扭曲、失真。
  2. 少數人決定多數人的命運並不合乎民主的訴求。
  3. 少數領導人間常因爭權奪利,造成組織之中的內鬥。

格勒善定律(Gresham's Law)

機關組織之中庸碌者多於優異者,常有奸佞排賢的現象。

彼得定律(Peter's Principle)

一個人的知識能力在其升到某個工作領域的某職位上,就能力達到極限,如果要更上層樓就得訓練、進修,否則無法升任。

不完善控制定律(Law of Imperfect Control)

唐斯 (A. Downs)認為,沒人可以完全控制大型組織的行為。

不希罕效應(Bend It Over,Here It Comes Again;BOHICA)

既有的組織文化以產生「反革新情節」(contrapreneurship),因此容易產生組織成員對革新計劃的抵抗態度,認為只要忍耐即可不受影響。把組織的革新計劃視作「舊酒新瓶」的管理技倆,只要員工刻意忽視,久而久之革新計劃最後必定無疾而終。

生還者症候群(Survival Syndrome)

組織精簡(Downsizing)之後,未被裁撤的人員在心態常有心胸狹窄、自我中心、保守現狀的傾向。

莫非定律(Murphy's Law)

  1. 會出錯的一定出錯。
  2. 總在最糟的時候出錯。
  3. 事情不像外表那樣簡單。
  4. 如果有很多事情會出錯,必定是為禍最大的那件事出錯。
  5. 每件事都會推、拖、拉。
  6. 讓事情自由發展只會更糟。
  7. 老天總是偏袒隱性缺失。
  8. 假如每件事情看似順利,必定疏忽了什麼事情。

邁爾斯定律(Miles' Law)

  1. 職位決定立場。
  2. 權責不相當。
  3. 向上爭權、向下攬權。
  4. 侍候多名上司非難事。
  5. 管理者愛說不愛聽。
  6. 中層幹部兩面光。
  7. 服務惡化以致不滿提升。

華格納法則(Wagner's Law)

德國學者華格納(Adoph Wagner)早在一八七七年就提出產業工業化過程會以三種途徑導致政府成長:

  • 經濟富裕增加政府稅收,連帶促進政府增加支出。
  • 人口增加、都市密集化、依賴人口增加,政府介入社會活動是必然的結果,政府支出勢必大幅增加。
  • 政府成長是為回應工商業界擴張投資的需求,國家必須提供產業必須的資金以應技術升級、經濟規模、對外競爭等超出私部門的大量資本需求。

普勒現象(Pogo Phenomenon)

人民容易要求政府增加支出提供更多的公共財貨和服務,而難以表達減少公共產出的要求,形成「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的情況。

過度官僚化

異化(Alienation)

一種心理情感結果導致個人無力感(sense of powerlessness)、無規範感(sense of normlessness)、自我疏離(self-estrangement)。

過度服從(overconformity,也稱作「訓練有素的無能」)

人員因為過度專業化分工,導致工作能力僅限於特定範疇,造成目標錯置(displacement of goals,也稱作「目標的代替作用」)

無回應力(Unresponsiveness)

在高度控制之下的組織,人員常缺乏思辨能力,以致讓特殊需求和一般需求難以取得平衡,導致不滿和糾紛。

無情無義(Relentlessmess)

  1. 人員僅從專業角度思考問題,重視理性忽略感情,成了「單向度的人」(the one-dimensional person)失去「完人」(the whole person)的價值,久而久之必定產生權力鬥爭、人際摩擦,讓組織充滿冷酷現象。
  2. 物化(reified)思考常以簡單的思考模式來探討問題,用類化的方式或概念化來詮釋問題,忽略問題複雜性並且對於人性產生誤解。

 

 

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5%84%E7%B9%94%E7%97%85%E8%B1%A1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ozelee 的頭像
    mozelee

    未被命名的人生

    moze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